首页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领导介绍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公益讲师团
景区大观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仲景智库
仲景伤寒论
仲景书院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医圣祠
更多 >>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址所在地,现占地面积120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物面积6669平方米,含各式房屋136间。墓祠古建筑群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计有大殿、东西偏殿、过殿、拜殿、仲景墓、春台亭、秋风阁、行方斋、智圆斋、仁术馆、广济馆、仲圣堂、寿膳堂、山门、六角亭、医圣井、荷花池、历代名医塑像、东西碑廊、大门、汉阙等。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
查看全部 >>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领导介绍
走进中医圣地——中医祖庭医圣祠
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有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位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张仲景,一位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前者被尊为“医圣”,后者被尊为“药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和以张仲景、李时珍为代表的历代医药学...
热点新闻
更多...
医圣祠“梅”景良辰
医圣祠文化园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打造历史的经典的纯粹的医圣祠实现文化经济社会价值同步提升
霍好胜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早快细严实” 掌握防控主动权
南阳市每万名居民中 有中医执业医师8.28人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非必要不离宛
南阳市新冠病毒疫苗开打 2021年春节前将完成9类重点人群紧急接种
致全体南阳市民及入宛返乡人员的一封信
南阳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 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新冠疫苗】关于新冠疫苗,你关心的问题和答案都在这!
规范化管理山茱萸产业!听听仲景宛西制药管理者怎么说~
南阳宛城区召开医圣祠文化园项目投融资模式研讨会
南阳十大名师
更多...
李永贵
黄志华
付丽丽
樊纪民
樊成华
崔树平
陈宇飞
刘世恩
馆藏精华
更多...
国医大师任应秋为医圣祠题词
国医大师董建华为医圣祠题词
单士元等为医圣祠题词
国医大师邓铁涛为医圣祠题词
国医大师刘渡舟为医圣祠题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谭震林为医圣祠题词
姚雪垠为医圣祠题词
医圣张仲景墓碑
中医药术语
更多...
健脾和胃
健脾燥湿
胸胁苦满
肝气郁结
肝火上炎
肝火犯肺
肝为刚脏
肝生于左
肝失条达
肝主升发
肝主谋虑
肝主疏泄
肝血虚证
肝阳上亢
肝阳化风
肝阳化火
肝阳虚证
肝阴虚证
肝郁泄泻
肝郁脾虚
肝肾亏损
肝肾同源
肝肾阴虚
肝经湿热
肝胆气郁
肺肾气虚
肺肾同治
肺肾阴虚
肺肾相生
心气
心孔
心血
通知公告
更多...
南阳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印发2020年南阳市直中医药系统“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卫健委《反间谍法》宣传标语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公示2020年度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单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关于开展2020年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考试的通知
南阳市红十字会2020年99公益日“医路有爱在南阳”项目互联网募捐倡议书
仲景养生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传承经典
专利合作
常氏自然疗法
理论新声中的“十六针”
一项纯中药治疗骨伤的发明专利
三枝胶囊寻合作开发
药膳食谱
玫瑰柴胡苹果茶
白果腐竹粥
核桃薏米芝麻糊
花旗参石斛瘦肉汤
淮山莲子猪尾汤
科普教育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公共场所分餐五点建议
不良生活方式易“伤心”
别让心脏着凉!天气寒冷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便秘 补气血是关键
中老年人护发 用侧柏叶煮水洗头
痔疮和直肠癌都会便血 如何鉴别?
徒手处理生肉? 手有伤口或倒刺要小心
血糖降太快易导致低血糖
骨髓脂肪含量高别多吃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是我国最早的辨证论治经典著作,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后人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共载方剂314首。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馆藏三宝
陈列展览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医圣祠春秋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中医药标本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友情链接
墨客网
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
南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南阳网
南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医圣祠
|
通知公告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阳市张仲景博物馆(www.yishengci.cn) 网管邮箱:yscwzs@163.com
景区电话:0377—63037149 | 网管电话 13910323475 | 馆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