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业界新闻
        业界新闻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业界新闻返回上一页
    • 京豫宛合作办书院,今年已是第二期,100名新一代“仲景传人”入学啦!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南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更新时间:2018-10-30

      “大医精诚,医术仁心,仲景宗论,今有我等后学续梁。”10月20日上午,在南阳市举行的第六届仲景论坛现场,随着铿锵有力的誓词,100名第二期仲景书院学员正式入学。作为京豫宛三方合作的成果之一,以传承国医经典、培养经方人才为宗旨的仲景书院,已孕育出满园桃李。

      当天上午,第六届“中国·南阳”仲景论坛宣布开幕。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表示,成功举办了六届的仲景论坛,已经成为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国家级学术品牌,而京豫宛三方在医圣故里南阳设立的仲景书院,则是传承、实践这一成果的最好载体。

      2016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南阳市中管局等单位开展京豫宛合作,共同创办仲景书院,遴选国内经方大家为导师,选拔临床一线、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临床骨干为学员,以书院式精修崇典继续教育形式,开展中医经典传承、经方临床应用的培训和实践,为中医高端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模式和路径。第一期100名学员经过两年学习,已于今年9月结业。

      毕业时节又逢君,不负韶华不负卿。在此次最为引人注目的仲景书院开班仪式上,新老两期学院共同宣誓的场景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在学员队伍中,第一期仲景书院学员、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吕沛宛感慨良多。

      “两年中,我们有幸得到100多位国家中医大师亲身授课,面对面学医术、问医道,这种宝贵的经历,称得上是千载难逢。”吕沛宛说,第一期仲景书院开班后,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临床从业者,每一个季度都要在南阳学习半个月中医经方经典,“仲景书院开创了我们国家新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医院校和师承口授之外的创新之举。”

      吕沛宛告诉记者,授课期间,学员们每天早上都要到医圣祠祭拜先师,然后晨读中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医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大师们用鲜活的临床案例,讲解自己应用中医经方的宝贵经验,老师和学员还围绕着案例,探讨如何进行经方调配、辨证施治,气氛热烈而活泼。“这种不同于院校和师带徒的方式,激发了学员和老师间的热情,而且在课堂上我们也接触到了分子医学等前沿学科,今后可以更好地在传承中创新,为中医药与时俱进积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仲景书院开班典礼上,京豫宛三方领导向新聘“仲景国医”三师代表颁发了聘书,随着国医大师李佃贵敲响铜锣,新老学员完成了又一代杏林薪火的接续。

      关于医圣祠 | 工作动态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