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圣祠 医圣祠简介 历史沿革 所获荣誉 领导关怀

    •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公益讲师团

    • 景区大观

    • 馆藏与展览 馆藏精华 精品文物展 伤寒学派展览 中医药标本展 医圣祠春秋展 张赞臣医史文物展 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回顾展 坐堂行医塑像展 大国中医策 大国诺奖路

    • 仲景智库

    • 仲景伤寒论

    • 仲景书院

    • 服务指南 开放信息 交通指南 服务设施 导览指南 联系我们

        业界新闻
        业界新闻
        张仲景生平 张仲景主要事迹 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医学巨著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传承 《伤寒杂病论》方药
    • 业界新闻返回上一页
    • 医疗急救体系亟待城乡一体

      本网:医圣祠      信息来源:医圣祠      更新时间:2016-05-10

      健康报讯 (记者冯立中)“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生命同等重要”,目前这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救护车都集中在城市的现状仍让人感到遗憾。近日,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家向社会公布了他们有关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急救体系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出,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急救体系是改善农民群众急救状况、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课题组对安徽省内8个市(县)急救现状的调查表明,这8个市(县)2014年的急救呼叫量达42万人次,但实际出车量只有12.5万车次。调查还显示,很多县没有专门的急救机构,急救任务被交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给急救站的主要任务是拉患者回来,这导致县级医院普遍没有建立急救网络,急救车辆配置严重不足,急救医护人员配置不合理,医院对急救突发事件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县没有建立起急救信息系统,一旦发生需要急救的病例,很难得到急救网络的支持。很多乡镇卫生院缺乏急救车辆,一些农村地区急救服务半径达到60公里~80公里,严重拉低了急救成功率。

      专家认为,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急救服务,是本轮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方面的工作仍然滞后。课题组建议,农村地区医疗急救能力弱、设备差、对象多、需求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强化,加大急救经费投入,对农村急救人员在待遇上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多种形式予以专业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急救队伍,建立以市级急救中心为核心、县级急救分站为枢纽、网络医院为基础的城乡一体的急救服务网络。

      关于医圣祠 | 工作动态 | 名医导航 | 百草荟萃 | 南阳十大名师 | 传承经典 | 药膳食谱 | 科普教育 | 交通指南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张仲景博物院(www.yishengci.cn) 邮箱:yscwzs@163.com
    • 联系电话:0377—63139888 | 网管电话:17344774969 | 院址: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医圣祠街7号
    • 豫ICP备20001875号 | 豫公网安备 41130202000329号
    • 网站统计